查看原文
其他

百名女大学生讲述100个党史故事〡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辽宁创造一千多项全国第一

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 2021-09-07

讲述人:中国医科大学学生 刘未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辽宁创造一千多项全国第一


“第一炉钢水”“第一枚国徽”“第一代喷气式歼击机”“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艘航母”……辽宁作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创造出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从“一五”时期开始,辽宁就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建设的装备制造业科研和生产基地,因其种类齐全、规模之大、贡献之多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

建立国家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追求一个多世纪的梦想。早在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指出:未来的中国工业建设要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一五”期间,国家制定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优先发展工业的道路。

1952年底,辽宁全面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始了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从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起,辽宁进入以原材料工业和重型机械工业为主体的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建设时期。“一五”时期,国家156项重点工程有24项落户于辽宁。

走进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一幅巨大的雕塑给人以视觉上的巨大冲击,辽宁工人阶级积极投身祖国工业建设的火热场景和壮观景象瞬间把前来参观的观众拉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中国工业博物馆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人民创造了一个个工业奇迹,建立起了共和国第一批工业设备,迅速恢复生产,并以自己的产品、技术支援共和国的建设。

博物馆里的一枚金属国徽原比例仿制品引得众多观众驻足,在1950年国庆节前夕,虽然国徽主题石膏模型已经制作成功并获批准,但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要制作一枚金属国徽并非易事,因此天安门城楼上只能悬挂一枚木制国徽。

1950年9月,沈阳第一机床厂接到制作国徽任务后,决定由19号铸造班班长焦百顺牵头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带领陈喜芝等同伴在党旗下宣誓,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工人们终于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主人翁精神做出了我国第一枚国徽,悬挂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凝聚着工人阶级对祖国的一片忠诚。

在展厅里有一张非常特别的照片墙,墙上展示了辽宁工业发展中涌现出的领军人物。在经济恢复期,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沈阳第三机床长车工赵国有带头开展了“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东北机械制造厂的尉凤英,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成为“从来不走,总是在跑的铁姑娘”……老一辈的工人阶级的创新、实干精神创造了一个个辽宁的工业奇迹,为共和国经济恢复做出了突出贡献。

辽宁因工业而兴,工人也成了当时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工人村是辽宁工业辉煌最有力的见证者。始建于1952年的工人村是共和国最早的工人住宅楼群,占地73万平方米的5个俄式红砖建筑群为广大职工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环境,让工人阶级深切地体会到了新社会的温暖和新生活的幸福。居住在工人村的卢思杰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用“高楼平地起,条条柏油路;路旁柳成荫,庭院花姿俏”来描绘当时的工人村再贴切不过了。在那个大多数家庭都居住在简陋的平房的年代,她们一家是众人羡慕的对象。

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辽宁,各种矛盾和问题相继出现。勇于自我革新的辽宁人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姿态开始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致力于搞活国有企业、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的历程中,走过了一段艰辛的求索之路。

在这场加速产业、环境、文化和民生升级的振兴之路上,辽宁积极调整改造工业结构,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加速推进产业升级、环境升级、文化升级、民生升级的振兴之路。

“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这是新时代辽宁精神,如今的“共和国装备部”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在新时代下注入了创新的内涵和文化的内涵。如今的辽宁正在从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结构矛盾入手,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永不褪色的国家担当


□ 中国医科大学学生 刘未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有相当规模与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化体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位于辽宁沈阳的中国工业博物馆见证了这一切。


步入大门,一幅带有浓厚历史年代感的青铜浮雕格外显眼。它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工业题材青铜雕塑,内容是新中国的第一炉钢水出炉的场景。


辽宁作为新中国工业摇篮,是一片挺起共和国工业脊梁的土地,新中国第一炉钢水、第一台机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艘万吨轮船等上千个第一诞生于斯。曾撑起新中国六分之一家底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其凝结的艰苦奋斗精神,似永动机般不曾停歇,历久弥新。新中国成立之初,辽宁不仅是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也是抗美援朝的总后方基地。“一五”时期,全国17%的原煤、27%的发电量、60%的钢产自辽宁,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装备。在支援三线建设中,辽宁输送了大批人才和技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机制、经济结构等深层次问题开始凸显,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为推进东北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东北三省,主持召开了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如今,辽宁正加速崛起,展示着老工业城市转型迭代后的新颜。沈阳被列入全国15个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在C919国产大飞机、神舟飞船等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中,“沈阳智造”承担了重要角色。


作为一名学生,我将学习钢铁工业人的奋斗精神,创新实干、奋斗自强,为东北的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推荐阅读
♦ 百名女大学生讲述100个党史故事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胜利
♦ 她们的爱,山川共见证!
♦ 正青春!看她们!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刘未
编辑/侯晓然
审核/志飞

觉得有收获就点个赞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